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過去的五年,是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改革創新、繼往開來、開創新局的五年,是凝心聚力,積極奮進,取得輝煌成就的五年。
堅持黨建統領 干事創業賦予新動能
學院實施“黨建領航”戰略,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實施“一支部一特色”工程,先后獲評全國樣板支部、全省樣板支部、市級過硬黨支部與五星級支部,實現國家、省、校三級4項黨建“雙創”項目有序推進格局;聚焦破解黨建業務“兩張皮”難題,創新推行了黨總支“12365”黨建工作法、基層黨組織“12357”工作法、黨員發展“三推三審”工作法,探索了“四抓四促”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凝練打造了黨員博士服務團“三進三服務”、量子黨員突擊隊、“量子志愿者服務隊”“量子大講堂”“學習加速度”等黨建工作品牌;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擔當作為出彩型好黨員”評選,30余人次榜上有名,先后涌現了學校抗疫六博士之一的省級樣板支部書記韓鍇博士、自費為學生購買考研真題、獲省青教賽一等獎的好軍嫂高娟娟博士、堅持學生工作無小事的省級優秀輔導員金波昌博士等一大批既是黨員先鋒,又是業務骨干的先進典型。在學院中心工作中,黨員貢獻率超過80%,生動詮釋了“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
聚焦核心競爭力 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次黨代會以來,學院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科研項目30項,市廳級項目13項,到賬縱向科研經費796.2萬元。與企業簽訂橫向課題項目52項,到賬研發經費3684.75萬元。發表學術論文100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80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3項,榮獲中央軍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山東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濰坊市自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三等獎各2項。先后承辦山東科學大講堂、山東省原子與分子學術會議、山東省低維納米材料會議、山東省物理學會年會、山東省物理競賽組委會、鳶都學術論壇等多場學術會議。按照學校統一規劃積極開展電子信息碩士學位點培育與申報工作,有15名教師受聘為曲阜師范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17名聯合指導的研究生順利畢業并獲得碩士學位。
發揮“頭雁”效應 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學院在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光學”重點學科基礎上持續推進高水平特色學科建設,以量子信息、光電信息技術、新型光電材料與器件為核心領域凝聚研究方向,打造科研創新團隊,近年來,新增山東省“光纖傳感與光電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光量子信息與調控”高校特色實驗室兩個省級科研平臺,濰坊市“光電信息技術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和“新型能源轉化材料及器件研發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兩個市級科研平臺。獲批山東省“光電信息技術創新團隊”和“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技術”高校青創人才引育計劃團隊、山東省“量子物態科學與技術”高校青創科技支持計劃團隊三個省級人才與科研創新團隊,“量子信息技術”和“光電技術及應用”兩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
實施教學質量提升工程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打開新局面
積極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戰略,新增電子科學與技術(智能硬件)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移動通信)兩個校企合作培養方向。2019年物理學專業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兩個專業被評為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同時又是省特色專業、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立項專業和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2022年物理學專業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深入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光學、固體物理2門課程獲批山東省本科一流課程,固體物理課程獲批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示范課,通信原理、普通物理等8門課程獲批山東省高校在線開發課程平臺上線課程;《大學物理實驗》教材獲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電路與電子技術》教材獲批山東省高等教育一流教材;獲批山東省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項,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1項。教師在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第五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山東賽區一等獎1項,首屆山東省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落實人才強校戰略 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獲得新成效
近年來,學院共引進博士學位教師37名,碩士學位教師11名,教職工總數達到104人,其中專任教師86人,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3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7%。引進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人、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2人,培養濰坊市“鳶都學者”2人、濰坊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獲學校人才支持計劃18人,其中濰院學者“特聘教授”2人,“杰青”支持計劃人選6人,校優青計劃支持人選7人,優博支持人選3人,人才梯隊進一步充實合理。選派47名教師通過國內外訪學、高端人才服務企業計劃、企業掛職鍛煉、專業課程培訓等方式完成教師培訓進修,共新增“雙師型教師”39人,應用型師資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聚力學生成長成才 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新高度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努力構建三全育人工作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育質量。近年來,學院團總支獲評“先進團總支”3次、“紅旗團總支”2次,學院輔導員聚焦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獲得省級以上單項獎勵13項,發表黨建理論文章或大學生思政論文12篇,專著1部,1人獲評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1人在省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獲獎,1人獲省輔導員工作論壇論文組一等獎。學院注重以學生創新帶動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獲“互聯網+”大賽省級銀獎1項、銅獎6項,獲“挑戰杯”競賽國家級銅獎1項、省級銀獎3項,獲國創訓練計劃項目30項,獲電子設計大賽等各類學科競賽獎項400余項。學院重視學風建設,學生考研錄取率由五年前的15%逐步提高到近五年的平均30%,省級以上單項表彰獎勵或綜合性表彰獎勵90項,1個團支部進入2022年度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TOP100榜單,1名同學獲評2022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中青網等多家校內外媒體發稿160余篇,獲評國家級社會實踐優秀團隊1支、省級社會實踐優秀團隊9支、省級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9名。
展望未來,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同心協力、科學謀劃、踔厲奮發,努力成為濰坊學院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的排頭兵,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偉大使命中,續寫新篇章、再創新輝煌!
(文:王樹森 編輯:郭然 編審:張增森)
微信公眾號
濰院小程序
Copyright ? 2005- 版權所有:濰坊學院 魯公網安備 37079402000792號 魯ICP備05002384號-1